您的位置: 首页 >成果展示>教学成果>详细内容

教学成果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研主要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7 14:32:28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改革奖励:

(1)    地方高校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应用型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陈玉华、尹立孟、方平、黄永德、柯黎明、严青松、黄春平、王善林、杨成刚、王杰)

(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化人才为导向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改革与实践,2017年江西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陈玉华,方平,黄春平,黄永德,柯黎明)

(3)    以培养卓越焊接工程师为导向的《金属材料焊接》课程改革,2019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陈玉华,柯黎明,黄春平,黄永德,刘鸽平)

(4)    “航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7年获江西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秦国华,郭正华,柯黎明,严青松)

(5)    依托“IWE资格认证提高跨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2017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陈玉华,方平,黄春平,程东海,柯黎明)

(6)    创新创业与专业、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三三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9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陈乐平,陈玉华,吴海勤,陈薇娜.王菲茹)

(7)    基于“1+1+X”导师组指导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2019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秦国华)

(8)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引入高等院校工程化人才培养,CANB创新成果特等奖,(黄永德,张体明,陈玉华,杨成刚,谢吉林)

(9)    线上线下联动、理论实践联系的焊接“专业思政”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张体明,陈玉华,黄永德,杨成刚,谢吉林)

(10)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引入高等院校工程化人才培养,2017CANB创新成果二等奖(陈玉华,方平,黄春平、程东海)

(11)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属液态砂型成形工艺》教学改革与实践,2020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卢百平)

 

教学改革项目:

(1)    王善林. 电子束焊接变形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发,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

(2)    黄永德. 航空电子芯片封装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9

(3)    陈玉华. 电阻点焊熔核动态行为及质量判识虚拟仿真实验,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9

(4)    陈玉华. 校企协同联合建设航空微电子制造实践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20

(5)    谢吉林. 基于新型钎焊技术产业化意识培养为导向的《钎焊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20

(6)    张体明. 南昌航空大学大工(青岛)研究院联合实践基地建设与学生产业化意识培养.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18

(7)    董显娟. 大型航空整框件锻造工艺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

(8)    姜丽红. 虚拟现实技术在模具实训中的应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

(9)    姜丽红. 基于CDIO理念的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

(10)董显娟. 新工科背景下以江西航空产业为导向的航空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

(11)孙士平. 飞机部件数字化装配虚拟仿真实验,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9

(12)朱永国. CDIO教育理念和虚拟仿真相融合的《飞机装配工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江西省教改课题(2018

(13)孙士平. 面向航空构件仿真分析的《有限元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019

(14)孙士平. 产教融合的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江西省重点教改课题(2019

(15)张守银. 航空薄壁零件真空差压铸造虚拟仿真项目,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0

 

发表教学改改论文:

(1)    陈玉华、陈乐平、尹立孟、黄永德、王善林、张体明. 地方高校焊接专业“三三二”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电焊机, 2019,49(2): 117-120

(2)    陈玉华、尹立孟、黄永德、王善林、姚宗湘. 焊接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焊接技术, 2018,47(3): 91-93

(3)    卢百平、芦刚、张磊、张守银. 基于OBE理念的《金属液态砂型成形工艺》教学实践研究[J]. 铸造技术, 2020,41,344(11):93-96.

(4)    卢百平, 芦刚, 严青松,.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属液态砂型成形工艺"教学设计与实践[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2):5.

(5)    芦刚, 严青松, 卢百平,. 《金属液态精密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No.461(15):136-137.

(6)    芦刚, 卢百平, 严青松,. 基于卓越计划背景下《金属液态精密成形技术》课程模块化改革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17,508(04):203+205.

(7)    万红, 熊博文, 芦刚. 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鉴赏[J]. 铸造技术, 2018, 39317(08):64-68+72.

(8)    董显娟、徐勇、李宁、吴庆捷、刘大海、鲁宇明. 科研融入教学在《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12):94-96.

(9)    孙前江,李宁, 姜丽红. 新工科背景下《模具CAD/CAM》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 110-112.

(10)孙前江, 黄映霞, 李宁, 姜丽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模具CAD/CAM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5(1):102-107.

(11)崔俊华,刘大海,冯占荣,郭正华,张树国.《材料成型设备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1,8(47)110-113.

(12)崔俊华,刘大海,冯占荣,郭正华.创新创业背景下《材料成型设备及应用》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71)92-94.

(13)谭险峰.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冲压工艺学》为例. 大学教育,20189: 203-205

(14)崔俊华,刘大海,郭正华,张树国.以目标导向为驱动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87)96-98140.

(15) 朱永国, 周结华, 霍正书, 张文博. 基于虚拟仿真和综合案例的飞机装配工艺课程教学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 (8): 167-169.

(16) 朱永国, 周结华, 马国祥. CDIO和虚拟仿真相融合的飞机装配工艺教学新方法[J], 南昌航空大学, 2020, 34(1): 110-115.

(17) 孙士平, 李启望, 胡政. 产教融合的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南昌航空大学, 2021, 35(1): 109-116.

 

编写教材:

(1)    陈玉华. 先进连接技术及应用,普通高等院校航空航天专业规划教材,航空工业出版社,2019

(2)    陈玉华, 王善林等.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69

(3)    王善林. 电子封装技术实验[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12

(4)    朱永国, 彭承明, 胡政. 飞机数字化装配[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5)    孙士平, 胡政.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程[M].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9.

(6)    朱永国, 彭承明. 飞机装配工艺学[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7)    塑性工程系. 塑性成形与模具CAD/CAM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M].南昌航空大学

(8)    王高潮, 李宁, 孙前江, 龙文元. 模具CAD/CAM——NX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9

(9)    万红. 艺术铸造[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10)万红. 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实验教程[M].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11)孙士平,胡政,朱永国等.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程[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92

(12)刘丰刚,刘奋成,黄春平,汪志太,增材制造材料基本原理[M].南昌航空大学,2021

(13)邓爱民,舒嵘. 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 [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

(14)舒嵘,叶海潮,焦益群.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5)陈为国,陈昊. 数控车床加工编程与操作图解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16)万文,冯占荣,肖洁,崔俊华,程东海.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精选 [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17)贺红林,封立耀,刘文光,冯占荣,朱保利,吴晖. 新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M]. 华中科技出版社,2018

(18)刘文光,贺红林,严志刚,江一. 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 [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